2022年河南省器官移植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2022年11月25-26日,由河南省医学会、河南省消化医学学会、河南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2022年河南省器官移植学术年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以线上会议形式隆重召开。根据当前新冠疫情形势及国家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专家同道均以远程视频形式参会。本次会议的主要参与人员包括:(一)河南省器官移植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全体委员,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全体委员;(二)各级医院从事器官移植及麻醉、ICU、手术室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医生、教学人员、护理人员、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等;(三)各位委员组织的本地区相关人员。
大会于26日上午8时正式开幕,开幕式由河南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捷教授主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苟建军教授、河南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一级调研员钮正春、河南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伟教授、河南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文治教授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郭文治主任委员在开幕式致辞指出,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河南省器官移植中心在2022年顺利完成了器官移植的整改工作,为河南省器官捐献和移植在依法依规的框架下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截止2022年10月,河南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共完成捐献236例,肾移植747例、肝移植193例、心脏移植49例和肺移植50例,河南省器官移植捐献例数和移植数量均位居于全国前列。本次大会将聚焦国内移植领域的热点、难点和科研新进展等问题,与省内省外的专家、同道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将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使我省器官移植工作者能够深入学习和提高,有助于推动我们河南省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苟建军副院长指出,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省器官移植优势医疗资源的整合,河南省于2016年启动了六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工作,郑大一附院作为河南省器官移植区域医疗中心的主体建设单位,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和强化我省器官移植的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团队发展等工作。郑大一附院的器官移植工作已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先进行列,受到器官移植界的广泛认可。此次大会将围绕国内外器官移植学科热点和发展方向,为大家搭建更高品质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器官移植患者带来更大的福音,为全省乃至全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添彩。
钮正春调研员对我省器官移植事业高度重视并对器官移植工作给与高度的认可,在会上主要强调了以下几点:(1)依法依规职业,从捐献、获取、移植等各阶段进行规范化,时刻树立法律意识;(2)根植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以目标为引领,贯穿整个业务流程的质量环节,全部实现有的放矢的改进;(3)逐渐树立数字移植的概念,用数据去衡量工作的落实情况,质量的改进情况。她指出,原始数据的汇集和质控信息的挖掘及反馈是成为器官移植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依法依规执业的一条准绳。
王伟秘书长指出,从1978年河南省第一台肾移植手术,到1997年河南省第一台肝移植手术,再到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心脏移植、肺脏移植、胰腺移植等技术项目的开展,移植范围日渐扩大,技术日臻成熟,术后效果不断改善。近年来,河南省器官移植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肝肾移植数量稳步上升,心肺移植也实现重大突破。相信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一定能汇聚智慧,凝聚力量,拓宽新事业,取得新成果,进一步提高我省器官移植的技术水平,为助力健康中原、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随后,大会进入学术交流环节。大会专题学术讲座包括肝移植板块、心肺移植板块和肾移植板块。会议由张水军教授、李捷教授、赵和平教授、魏立教授、王长安教授、丰贵文教授、张向立教授、张新教授、王光策教授等十余位知名专家主持。《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杂志社张思颖教授、复旦大学王正昕教授、四川大学杨家印教授、南开大学高伟教授、南开大学莫春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陈刚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文治教授等共计17位特邀专家学者给与会专家学者和代表们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大会充满了热烈而活跃的气氛,与会专家就心、肺、肝、肾及胰腺移植外科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讨论嘉宾就授课专家的学术讲座及器官移植领域的新理论、新进展和新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和深刻反响。
本次年会注册人数662人,累计上线3000余人次。本次会议是全国器官移植界不可多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是一次积极推动我省器官移植发展、助力提高器官移植水平的盛会,河南省器官移植学术年会已经成为河南省器官移植领域的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助力了省内器官移植管理及诊治水平的提高,并得到了省内外同道们的高度评价。本次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落下帷幕。待“疫”去春来,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河南省器官移植年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