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原器官移植论坛召开

2024-04-30


2024年4月26—27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河南省消化医学学会、河南省阳光医疗健康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河南省肝移植中心协办的“科创中原论坛 · 第十届中原器官移植论坛”在郑州圆满召开。

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副院长任义,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薛武军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移植医学中心首席专家、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研究院院长叶啟发教授,大会主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水军教授,大会执行主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常委郭文治教授出席了大会。来自国内器官移植届诸多大咖、移植中心的专家以及从事器官移植、麻醉和ICU相关专业的医生、护理人员、教学人员、科研人员、研究生等500余人参加了大会。

上午八点,开幕式正式开始,大会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捷教授主持。大会主席郭文治教授致开幕词,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副院长任义教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薛武军教授发表了重要讲话。

郭文治教授致辞中提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移植团队目前有三个病区,包括新成立的儿童肝移植病区,共计150张病床和76名医护人员,2024年,团队肝移植手术已超过100例。在临床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团队共发表SCI文章百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2023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此次会议为器官移植交流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使省内同道学习了最新的理念、技术和科研成果,并与国内同道交流碰撞。

任义教授表示,本次中原器官移植论坛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邀请了省内外200余位专家学者,会议聚焦器官移植领域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全方位交流探讨,共同推动我省器官移植工作的发展。郑大一附院肝移植于1995年开始肝移植动物实验。1997年成功进行了首例临床肝移植。2007年,在器官移植准入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原卫生部准许开展肝脏移植。2016年,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建设“河南省创建器官移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郑大一附院目前具备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胰腺、小肠6种移植执业资格的医院,在诸多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届器官移植论坛历时2天,设有器官移植围手术期分会场,肝脏移植分会场、肾脏移植分会场、心肺移植分会场等7个分会场,约有500余人参会,邀请了200余名全国器官移植领域的专家,会议聚焦肝、肾、心肺移植、围手术期管理、器官捐献领域的前沿进展和热点话题,进一步推进了器官移植领域的交流。

 

器官移植是当代医学领域最具挑战和突破性的技术之一,是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医疗手段。会上诸多专家表示,国务院新修订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将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此条例将推动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器官衰竭患者生命健康得到救治。

以张水军教授、郭文治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郑大一附院肝移植团队,已经成功实施了2000余例肝移植手术,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肝移植质量控制指标中,肝移植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大出血的比例等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郭文治教授表示,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目前器官捐献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他呼吁全社会动员起来,共同推动公民器官捐献宣传工作,让更多人加入到器官捐献者志愿者队伍中来,让更多人的生命因捐献器官这一大爱而延续。

河南是人口大省,器官移植的需求量大。郑大一附院作为河南省创建国家器官移植区域医疗中心主体建设单位,是省内目前唯一一家具有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胰腺、小肠6种移植执业资格的医院,同时在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另外在国家政策和各级部门的指导下,郑大一附院将继续引领河南省器官移植领域迈上新台阶。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河南省消化医学学会

确 认